吴江区北门小学、北门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日期:2022-06-20 12:34:50  浏览量:680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结合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吴江北门小学和吴江北门幼儿园依托百年附属办学历史背景,结合校区园区十多年实际合作经验,共同科学制定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养,明确了儿童适应关系中最密切、最关心的问题,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具体目标如下:
    1.成立联合教研共同体,完善联合教研制度,制定幼小衔接教研计划,加强教师在幼小衔接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学习交流,丰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2.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形成家校、家园合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和方法,激发幼儿积极入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
    4.帮助幼儿初步养成小学的生活习惯,形成团队意识、规则意识,为科学入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三、实施方案
    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具体方案为: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具体工作
    1.本学期,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在整理幼儿园双M课程的同时,在班级幼儿中平行开展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及时做好收集、整理的工作,不断积累课程经验,并进行完善。
    3.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更换各活动区的工作材料,有目的地投放适合幼儿学习的新工作材料,在指导幼儿学习时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考虑班级幼儿的学习要求,又体现班级幼儿的层次性。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班级半日活动的观摩;“三.八妇女节”以爱妈妈的亲子活动;“六一节”幼儿园大型游戏活动、毕业典礼的演出等。
    5.期末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利用微信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6.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7.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8.带幼儿参观一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吴江区北门小学
                                                   吴江区北门幼儿园
                                                       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