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北门小学音乐组聚集音乐教室,进行听课评课(二磨)活动。
活动继续由沈春花老师执教六年级音乐欣赏课《孤独的牧羊人》(二磨) 。课后进行评课活动。评课如下:
一、优点方面 1. 教学目标达成度提升:经过二磨,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教师能围绕提升学生对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的感知以及理解作品情感与文化内涵展开教学,且在课堂进程中逐步达成,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积极参与互动并在课后反馈中表现出对目标内容的较好掌握。 2. 教学方法优化:采用了多样化且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特点时,运用了哼唱、画旋律线等方式,让抽象的音乐变得直观可视,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到旋律的起伏与情感表达的关联; 3. 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环节,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牧羊人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哪些音乐手段实现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挖掘作品内涵,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且表达的观点更具深度和创意。
二、不足之处 评价反馈深度不够:对于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教师给予了及时的评价,但评价语言有时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引导。例如,当学生回答对歌曲情感的感受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说“很好”“不错”,没有进一步追问或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阐述感受的依据或从音乐角度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音乐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加强评价反馈的有效性,多采用追问、引导、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三、 改进建议: 提升评价反馈质量:教师要提前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并准备好相应的评价语和引导策略。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仅要给予肯定,更要深入挖掘其价值,通过追问“你是从哪里听出这种感觉的呢?”“音乐中的哪些元素让你有这样的想法?”等问题,引导学生从音乐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拓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通过不断地磨课与研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和提高。音乐组将继续保持这种钻研的态度,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不懈努力,推动学校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上一篇:综合组开展共研教学评一体化活动
- 下一篇:音乐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一磨)